跳转至

2021 Reading

程序员修炼之道#

用书中的风格来评价,这是一本挺务实的书。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看过第一版,由于当时相关编程相关实践太少,看不明白里面讲的内容。差不多工作两年后,再读第二版,很多场景都能将自己的经历代入。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模仿投资组合的「知识组合」,程序员是终生学习的职业,学习需要多样化,长期学习和短期结合,不给自己设置界限。另外还有一些 DRY、ETC 等编程的原则。大学时候参加编程比赛,写的代码差不多是边想边写可以解决的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就需要在开始前尽可能思考如何设计,以便减少之后无休止的调整。所以,现在觉得了解一些架构相关的原则,可以帮助自己减少弯路。当然,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内容被我跳过,期待下一次再读。

[[流畅的 Python]]#

两个月时间断断续续翻完两遍,从入门的基础类型开始写起,最后异常抽象的元类相关内容,大体可以当成对 Python 主题式了解。读的过程中,发现自己写的 Python 代码也变得越来越简短,很多语言特性真的很好用。书不仅主线内容写的比较受用,作者每一章最后还会详细介绍一些和当前章相关的参考资料,包括其他 python 书、python 文档、pycon 的视频等等。

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#

面向小白的西方哲学史,作者的文笔风趣幽默,一看基本上停不下来。由于这本书的定位,难免会被批评很多地方不够深刻或是错误的。

从古希腊到现在差不多 2600 多年的时间,能被我们记住的哲学家不超过 20 多位。刚开始读觉得关于古希腊部分的介绍太少,后来发现本书重点讨论的是「形而上学」。从亚里士多德到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辩,从康德的物自体到尼采的超人,一位位天才以为找到终极真理,到头来只是等一个后来人推翻一切。哲学发展伴随着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进步,从欧式几何公理衍生出的理性主义,到牛顿的机械唯物主义,再到进化论和相对论对哲学的冲击。不仅帮忙串联初中的科学到大学的普通物理学,也重新讨论科学。在形而上学的终结和对科学的定义后,引申——人生没有意义。最后用维特根斯坦的「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对这个问题的消除」结束了全书。

另外,张潇雨在多次阅读这本书后录了《得意忘形》播客第二期 「 因果律、目的论、《盲眼钟表匠》与「科学」是个什么东西? 」,也推荐大家一听。

我的二本学生#

这本书是作者和学生交流十多年后完成的,整体上按时间顺序给你讲一个又一个人的故事。除了故事之外,也没有给出更多具体的结论。影响学生的发展大概有下面这三个方面:

  1. 原生家庭,个体很难超越阶级,少部分学生能得到家庭的支持。
  2. 时代命运,从 06 年的学生到 15 年的学生,心态的差异很大一部分是房价带来的。另外,房价也改变很多学生家长的命运。
  3. 个人努力,毕业前有没有自己的目标以及毕业后能不能和自己和解?可惜没有分析学生就读的专业是不是市场所需要的?

最后,读完本书其实不应该感到悲观,书中所写和社会上所说,都是这个群体如何。事实上统计学不对个体负责,还是有机会的

小径分岔的花园#

初中看蔡俊的《地狱的十九层》就多次听到过这篇小说,读完觉得是挺巧妙的一个间谍故事。花园中的分岔引出不同的平行宇宙,你选择一条路之后,就失去走进其他未来的可能。彭㝡在手稿中写道,“我将小径分叉的花园留诸若干后世。(并非所有后世)”。

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以及卡片笔记写作法#

一流的人讀書,都在哪裡畫線?#

打开 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#


最后更新: 2022-11-15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