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坟墓
人的一生,要死去三次:
- 第一次,当你的心跳停止,呼吸消逝,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;
- 第二次,当你下葬,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,他们宣告,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,你悄然离去;
- 第三次,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,把你忘记,于是,你就真正的死去,整个宇宙都不再和你有关。
[[张潇雨]]在人生总有一刻,我们会开始思考死亡 - 知乎总结到面对死亡的两种方法:
一种是将自己与一些更宏大的东西联系起来:一个数学定理、一本文学著作、一件艺术作品或一种恒久的信仰。**马尔克斯与康德靠《百年孤独》与《纯粹理性批判》遗世独立,米开朗基罗把《创世纪》和《最后的审判》印刻在西斯廷大教堂里,供千万后朝拜——他们肉身虽灭,但精神不朽——反正建筑是永远戳在那儿的。还有一种就是,**生活在当下的每个瞬间里,不烦扰过去、不担忧将来。
Joe Armstrong(R.I.P.) 去世前几个月一直在将博客文章迁移到 TiddlyWiki,最后通过 Github Pages 部署发布。Joe 在 2018-12-26 Fun with the TiddlyWiki 提到 「I hope the blog will be readable in 100+ years time.」
类似的 Jeremy Ruston (@Jermolene) 在 Announcing the release of TiddlyWiki v5.1.23 写到「To corrupt an old adage, TiddlyWiki will die when the last person speaks its name. Right now there’s a chorus of voices lifting the project, and let’s hope that will long continue.」
对我们,可能很难实现张潇雨说的那种将自己和更宏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,但可以轻松借助互联网让文字或想法一直被检索发现。何尝不是另一种面对死亡的方法?
部分人将 Blog 音译成「不老阁」,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数字坟墓。
- People Die, but Long Live GitHub - laike9m's blog: Github 是在百年尺度上存储信息并让其能被访问的**唯一**途径。